由于供應鏈問題引發產能受限,日本主要車企4月份全球產量同比下滑超過20%。
據《日本經濟新聞》5月31日報道,豐田等日本國內8家乘用車企業5月3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全球產量比上年同月減少21%,降至163.3萬輛。連續2個月低于上年同期。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帶來的影響,零部件采購變得困難,本田的日本國內產量減少約6成。
從各車企的全球產量來看,8家中的7家均下滑。降幅最大的是本田,減少54%,降至19萬輛。豐田也下降9%,減至69.2萬輛。SUBARU(斯巴魯)由于受2021年4月在國內外大幅減產的報復性反彈影響,唯一實現增長,產量增加63%,達到7萬輛。
8家車企合計的日本國內產量減少19%,降至54.8萬輛。報道稱,海外部分零部件供應商因封控等影響而停工。再加上運輸的延誤,各車企用于日本國內生產的零部件采購受到影響。
以本田為例,主力工廠鈴鹿制作所的產量與2月的計劃相比減少一半,日本國內產量比上年同月減少58%,降至2.7萬輛。日產減產44%,降至3萬輛。
8家車企的海外產量減少21%,降至108.5萬輛。
日本汽車銷售不利也源于國內工業生產的整體下滑。
日本經濟產業省5月31日公布的初步統計結果顯示,受海外需求下降及疫情擴散影響,日本工礦業生產指數在連續2個月環比上升后4月轉為下降。
數據顯示,4月日本工礦業生產指數環比下降1.3%至95.2。全部15個行業中,7個行業環比下降,8個行業環比上升,其中電子部件、生產用機械及汽車工業3個行業下降最為明顯。
當月,工礦業出貨指數環比持平在93.3,庫存指數環比下降2.5%至98.4。
經產省將其對工礦業生產的判斷基調由“有回升跡象”調整為“原地踏步”。經產省表示,將繼續關注疫情擴散、原材料及零部件供應不足、物價上漲、烏克蘭局勢等因素對經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