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統計局5月31日公布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受俄烏沖突影響,能源市場持續動蕩,食品價格飆升,5月歐元區通脹率按年率計算達8.1%,再創歷史新高。
數據顯示,5月歐元區能源價格同比上漲39.2%,是推升當月通脹的主因;食品和煙酒價格上漲7.5%;非能源類工業產品價格上漲4.2%;服務價格上漲3.5%。當月,剔除能源、食品和煙酒價格的核心通脹率為3.8%。
歐央行官網5月30日發布歐央行執行委員會成員、歐央行首席經濟學家連恩的采訪全文。連恩表示,為了達到通脹2%的中期目標,歐央行7月和9月的貨幣政策會議可能分別加息25個基點,在第三季度末結束負利率政策是合適的。
據德國新聞電視頻道網站5月23日報道,歐洲央行從2014年起就實行負利率政策,目前的存款利率是負0.5%。這意味著,銀行如果在央行存放現金是要被收取費用的。各大銀行批判這種做法是“懲罰性利率”,其中部分成本要由儲戶承擔。
報道稱,拉加德的聲明推動歐元升值:歐元對美元匯率上漲超過1%,達到4周來的峰值。利率越高,貨幣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就越大。拉加德也表示,可能會繼續提高利率。她在文章中寫道:“如果通脹率在中期內穩定在2%,那么將利率進一步正?;林行运綄⑹呛线m的?!钡脖硎?,不能提前確定調整的速度和幅度,因為經濟正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和俄烏沖突的沖擊。她說:“這些因素讓我們更加不確定的是,目前的價格壓力多久才會減輕、過剩產能問題將如何演變,以及通脹預期將在何種程度上與我們的目標水平相符?!?/p>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歐元的弱勢或已發生轉變。首先,目前歐元區通脹風險持續上行,并且在歐元區國家工會的推動以及薪資與通脹掛鉤的訴求下,歐元區工資增速快速上升,進而導致工資與物價螺旋上漲的風險攀升。同時,能源價格高企也持續侵蝕工業企業的利潤,對以工業為重要支柱的歐洲經濟存在較大沖擊,因此歐央行實施緊縮以抑制通脹的緊迫性提升。其次,歐洲一季度GDP數據高于預期與前值水平,這給予了歐央行盡快退出寬松貨幣政策并開啟緊縮周期的信心。
近期,歐央行緊縮節奏逐漸明朗,預計歐央行最早于今年7月開啟加息周期,而美聯儲緊縮預期或已達到頂峰,存在9月議息會議后加息放緩的可能性,因此,歐美貨幣政策分化收斂預計將成為支撐歐元匯率企穩回升的核心因素。歐盟近期放寬了企業從俄羅斯進口能源的限制,疊加歐洲央行將要開啟緊縮周期,歐洲的輸入型通脹壓力有望得到緩解。歐洲經濟的滯脹風險減弱,這也將支撐歐元弱勢的轉變。
華創證券張瑜團隊發布的報告指出,貨幣政策緊縮并不利于呵護歐元區當前疲弱的經濟修復進度。歐元區當前的通脹并非由于需求過旺而是由于大宗商品漲價,貨幣政策抑制成本推動型通脹的能力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