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協會(IIF)25日發布的最新預測將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4.6%大幅下調至2.3%,原因包括俄烏沖突、疫情和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等因素的影響。
據路透社報道,國際金融協會25日發布的報告將其對今年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的預測從4.6%下調至2.3%。
其中,由于歐元區受到俄烏沖突的影響較大,國際金融協會對其今年經濟增長的預測從3%降至1%。該機構表示,這實際上是預測歐元區經濟將面臨衰退,今年下半年GDP將出現下滑。
國際金融協會認為,由于大宗商品價格高企,拉丁美洲今年GDP增速預計為2%,而中東和北非石油出口國的經濟增長將具有一定程度的韌性。
在最新預測的基礎上,國際金融協會認為,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正在上升。國際金融協會稱,在此背景下,今年流向新興市場的非居民資本將減少42%,由去年的1.68萬億美元降至9720億美元。其中,由于受到西方國家的制裁,俄羅斯預計將流出約290億美元資金,而去年流入了超過580億美元資金。巴西今年流入的資本預計將減半至553億美元。
國際金融協會還警告稱,全球普遍存在出現糧食危機的風險,中東和非洲受到的沖擊可能最為嚴重,并提及俄羅斯和印度的農產品出口禁令,以及烏克蘭播種和收獲活動受到干擾等因素的影響。
國際金融協會指出,在一定程度上,俄烏沖突引發的食品價格沖擊對亞洲國家的影響較小,因為其飲食中大米占有的比重較大,而近年來大米價格承壓,大米價格受全球性的糧食價格上漲的影響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