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科技企業正在用內部生態資源跨界整合相關產業,快速復制數字化經驗。當下正值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社會協作分工機制發生深刻的變化,各個行業的多層次融合開始成為新的創新方向。擁有豐富創新經驗,且創新能力強的科技企業,把多年來積淀的技術優勢、產業優勢以及先進的組織架構賦能其他行業,使這些行業在變革時代一開始就站在高起點上,這種跨界賦能產生的聚變效應將打開各個行業更為廣闊的想象空間。
依托多年來在零售和供應鏈領域累積的技術能力和成功實踐,京東攜手四川省宜賓市通過“技術+運營”的雙重賦能,打通了當地產業和京東以及京東生態伙伴之間的交易場景,構建起可快速復制的數字化產融協同“宜賓模式”。
宜賓攜手京東共建產融協同平臺
日前,由宜賓市和京東共建的宜賓數字化產融協同平臺正式發布,這是京東在西部地區落地的首個產融協同平臺。
京東與宜賓市通過數字化產融協同平臺合力打造“宜人宜禮”區域公共品牌。(資料照片)
近年來,位于四川省南部的宜賓市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新的數字經濟時代轉型升級。
提到宜賓,很多人會想到燃面。作為地方傳統特色產業,宜賓燃面已被列為四川省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和燃面打了多年交道的曹祉清,是宜賓燃面第三代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他告訴記者,燃面的制作工藝極其復雜,其選用本地優質水面條為主料,以宜賓芽菜、小磨麻油、芝麻、花生及20多種中藥材料熬制而成的香油為輔料,這樣做出來的燃面才松散紅亮、味美爽口。
然而,和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樣,宜賓燃面也面臨“如何走出去”的困境。
目前,大眾對燃面的認知主要來自產地宜賓的城市影響力,燃面本身的品牌建設依然薄弱,發展現狀急需進一步改善。
宜賓燃面學院院長陳寰說,數字化產融協同平臺的建成,可以助力宜賓燃面等中國非遺特色產業的推廣和發展。通過這一平臺,宜賓的燃面產品實現了從品牌文化到產品推廣,從中央廚房到供應鏈的全面升級,使得宜賓燃面的品質和推廣都上了一個新臺階。
燃面之外,白酒業則是宜賓更為知名的門面,中國濃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五糧液就產自這里。
白酒是宜賓的傳統優勢產業。2021年,宜賓白酒產業的營業收入突破1600億元,約占全國白酒行業的27%。2022年,宜賓白酒產業重點項目共計22個,總投資約為140億元。
不過,白酒業早已進入高度同質化競爭階段。當地白酒業內人士王飛表示,無論是產品、營銷還是品牌推廣,目前宜賓白酒行業急需一個系統性的數字化產融協同平臺,放大五糧液的品牌效應,進而助推其他白酒品牌走向更大更廣的市場,實現“一超多強”的品牌格局。
除了傳統的優勢產業,宜賓也在動力電池、智能終端、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醫療器械等多個領域布局。
宜賓天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原股份”)是我國最早的氯堿化工企業之一,2020年正式進入動力電池行業龍頭寧德時代的供應體系,為其供應三元正極材料產品。
在天原股份常務副總裁李建偉看來,面對需求繁雜、競爭激烈的全國大市場,宜賓的動力電池產業迫切需要金融賦能和供應鏈支持,而當下推動的數字化產融協同平臺,恰好能夠有效利用金融體系支持產業發展。
與此同時,數字化產融協同平臺也給宜賓制造提供了一個展示能力的機會。李建偉認為:“有了完整產業鏈后,我們需要從供應鏈保障、協同制造、終端服務等方面進一步加大運營力度,并通過數字化產融協同平臺將宜賓制造的經驗向周邊城市乃至全國推廣?!?/p>
“技術+運營”構建產業數字化“高速公路”
據了解,宜賓市的數字化產融協同平臺主要由京東旗下的京東零售云承建,整體建設分三期推進,第一期是構建準備期,第二期是產融推進期,第三期是運營深化期。當前,數字化產融平臺建設已進入關鍵期,雙方正合力通過打造“宜人宜禮”區域公共品牌,推動五糧韻、宜賓燃面等本土特色爆款產品加速上行,促進“宜賓產”“宜賓造”商品進一步融入國內消費市場,提升品牌影響力。
為了推動城市的高質量發展,宜賓市一直希望加快產業資源、金融資源和政策資源的聚合,從而切實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有效性。比如,建立政府、企業、金融機構之間的對接合作機制,深化產業與金融合作,發展穩健的產業鏈生態。
這意味著,宜賓要完成產業的轉型升級,就必須要實現人(用戶)、貨(貨源)、場(交易場景)和數(產業鏈數據)的“四通”。由此,宜賓開始嘗試通過政企合作的模式,與相關合作方一起搭建區域產業數字化的“高速公路”。
為什么選擇京東?原因在于,作為一家以數智化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京東不僅擁有先進的數字技術和能力,同時還兼具實體企業的基因和屬性,非常清楚產業需求的真正所在。
具體而言,無論是生產型還是加工型行業,其發展均離不開原料和貨品的流轉,而京東依托多年來在零售和供應鏈領域打下的基礎,恰好能提供一個功能強大的數字化采購平臺和集銷系統,使得原材料采購和“宜賓制造”可以快速實現“買得進來”“賣得出去”。
與此同時,區別于行業內以技術服務為主的“輕模式”賦能形式,京東零售云主要通過“技術+運營”的方式進行雙重賦能。比如,傳統的政企合作,主要是政府提需求、企業給方案,但京東對數字技術如何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有著深刻理解,能把自己在零售和供應鏈領域累積起來的技術和經驗挖掘出來并應用到位。
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零售云總裁顏偉鵬說:“傳統技術服務偏重于系統的提供和交付,但我們能做到更深一步,即把京東的‘四通’能力帶給區域產業帶,打通當地產業和京東以及京東生態伙伴之間的交易場景,實現集銷和供應鏈的充分整合和優化?!?/p>
正是看到了京東在技術和運營方面的獨特優勢,雙方的合作水到渠成。宜賓發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梁鸝說,宜賓市以“有為政府+有效市場+有利企業”為三角支撐,在中西部城市中率先成為京東技術輸出、市場下沉的承接地,而此次數字化產融平臺的發布有望在“產”“融”兩個方面推動宜賓產業鏈上下游的全要素升級。
產融協同“宜賓樣板”有望加速復制
業界認為,產融結合與協同在當下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首先,產融結合更有效率,使得企業在開發高度細分化的產品、建立與維護信息技術系統、進行資產管理及建立營銷網絡時,都能享有規模經濟優勢;其次,與融合前相比,產融雙方協同后在信息獲得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有利于暢通渠道、降低交易費用;第三,產融雙方在資本、人才、技術等方面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并讓這些要素發揮更大的作用。
基于此,對于此次合作,無論是宜賓還是京東,雙方均寄予了厚望。
顏偉鵬表示,數字化產融協同平臺的發布和落地,不僅能幫助宜賓政府和當地企業進一步提高行政管理和企業經營效率,駛上鏈接雙循環的快車道,降低社會成本,還開創了全新的合作場景。
顏偉鵬說,基于宜賓的產業優勢和京東在數智化供應鏈上的技術積累與成功實踐,數字化產融協同平臺將在兩個重點方向發力:一是協同產融兩端推進產業鏈的整合升級,打造集群式的網絡銷售模式;二是從供需兩側出發,推進資源配置的精準化,優選“宜賓造”“宜賓產”產品,打造“宜人宜禮”區域公共品牌,“我們希望此次強強合作,能夠產生‘1+1>2’的協同效應?!?/p>
梁鸝則認為,宜賓市希望通過數字化產融平臺的建設,在供需兩側和產融兩端共同發力,同步對接川南、成渝經濟圈,并打通面向東南亞市場的南向通道,構建優質高效、布局合理、融合共享的現代服務體系,從而推動宜賓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在她看來,此次宜賓市和京東共建數字化產融協同平臺,非常具有首創性和示范性,它將農產品、工業品、科技品的創意、設計、研發、生產、定價、營銷、交易、服務匯于一處,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了一個政企合作、供需雙方共同發力的超級鏈式產業生態圈,為產業、企業和個人營造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體驗更好的發展格局。
事實上,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社會協作分工機制正在發生變化,原有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流程都在變革,實體經濟、金融業和互聯網行業的多層次融合開始成為新的創新方向。正因為如此,除了京東外,多家技術服務商近年來同樣加大了產融協同領域的投入。
不過,顏偉鵬說,不同地區不同產業的實際情況復雜多樣,且需求也不盡相同,想要真正建立起產融協同并不容易?!拔覀兠刻炜紤]最多的,是能否為當地產業帶來實質性的幫助,不僅是要發揮京東的能力,還要考慮如何幫助當地提升供應鏈管理能力,實現產業提檔升級,因為供應鏈的成熟與否往往決定著生產制造的運營成本,也是實現增效降本的關鍵環節?!?/p>
另外,顏偉鵬認為,“宜賓模式”可以在其他城市快速復制,我國還有大量具備當地產業優勢的區域,不論是政府還是企業,大家的需求高度類似。
之前,京東先后與北汽集團和江西景德鎮市合作,幫助北汽集團打造了以用戶為中心的泛出行生活生態圈,助力景德鎮圍繞陶瓷產業和陶文化構建了超級鏈式產業生態圈。
不過,顏偉鵬也提醒說:“產融協同需要有戰略思維,不僅要看經濟效益,還要去看社會效益,并且要有持續性?!?/p>
?